重新定義濕法工藝可靠性:適用于新一代晶圓與面板設備的展格氣囊 BLADDER, WF
在邁向 5nm 以下半導體制造的競爭中,每一滴化學藥液的精準度都決定了芯片性能的未來。而在這一切背后,有一個低調卻關鍵的支撐者:展格 BLADDER, WF 氣囊。作為先進濕法工藝設備的“柔性心臟”,展格氣囊正在為全球晶圓廠樹立全新的可靠性標準。
濕法工藝的精準挑戰
-
清洗工藝: 單晶圓清洗需在 30 秒內去除 0.1 μm 微粒,且藥液滲透壓力偏差必須小于 0.05%。
-
蝕刻工藝: 原子層級的各向異性蝕刻角度需控制在 ±0.5° 內,腔體溫度波動不得超過 ±0.3℃。
-
去膠工藝: 去膠速率需保持在 120 nm/min ±5%,并需經受臭氧與溶劑交替環境,確保無缺陷殘留。
所有這些工藝都依賴于動態密封、智能壓力緩沖與卓越的耐化學性能,而這正是 BLADDER, WF 的核心價值所在。
BLADDER, WF 的核心價值
-
動態密封優勢
-
多層氟硅橡膠復合結構
-
在 pH 1–14 環境中可實現超過 10 萬次伸縮壽命
-
在晶圓清洗模塊中實測交叉污染率下降 87%
-
-
智能壓力緩沖
-
內置壓電傳感薄膜,響應時間小于 5 ms
-
實時調節壓力范圍 0.01–0.5 MPa
-
晶圓邊緣蝕刻均勻性提升至 98.7%
-
獲得全球晶圓與面板設備的信賴
BLADDER, WF 已成功應用于多款世界級設備,助力客戶實現工藝突破:
-
晶圓濺鍍 – Apollo 300
-
晶圓濺鍍 – Apollo 200
-
晶圓電鍍 – Stratus? P300
-
晶圓電鍍 – Stratus? S200
-
面板電鍍 – Stratus? P500
從濺鍍到電鍍,無論是晶圓還是面板設備,都依賴展格氣囊的卓越可靠性。
結語
當摩爾定律逼近物理極限時,每 0.1% 的良率提升都意味著數百萬級的成本節約。展格 BLADDER, WF 已幫助多家半導體龍頭實現濕法工藝的升級。
當精密與耐久相遇,BLADDER, WF 不再只是一個組件,而是新一代半導體可靠性的基石。